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724篇
航天技术   203篇
综合类   161篇
航天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971.
气相采用大涡模拟方法、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轨道模型,对高雷诺数两相圆湍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一种中等Stokes颗粒在大尺度涡结构中弥散特点以及两相速度统计特征.研究表明,颗粒弥散同时受流动涡结构和颗粒惯性决定,颗粒在涡结构的边缘或者涡与涡交织区域颗粒数密度高,形成倾向性分布.沿中心轴线两相平均速度衰减不同,颗粒相速度衰减慢于气相.射流近场两相速度沿径向变化显著,在射流远场两相平均速度都具有相似性,沿径向颗粒相平均速度衰减慢、分布平稳.   相似文献   
972.
Zhang  Wang Shuhua  Wang Jing   《中国航空学报》2009,22(4):349-354
This article studies rising velocity of Taylor bubbles and liquid slugs in liquid nitrogen at different axial positions in upward inclined tubes by means of a high speed motion analyzer. The bottom-closed tubes in the experiments are 1.0 m long with an inner diameter of 0.014 m or 0.018 m. The tube inclines upward from 0° to 50°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Statistical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Taylor bubble and the liquid slug velocity.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on the rising velocity of Taylor bubbles and liquid slug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e similar trend the Taylor bubble velocity and the liquid slug velocity have: i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Moreo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ation angle, the liquid slug velocity becomes greater than Taylor bubble velocity.  相似文献   
973.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surface measurement system which is able to take a measurement in an extremely short period of less than 2 milliseconds. It is composed of two cameras together with a specifically designed projector that projects an instantaneous random image pattern onto the objective surface. With the aid of the projected pattern, a match of image with corresponding sub-pixel is steadily established and a cluster of dense 3D points i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A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rdware is presented. A system calibration algorith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ossible geometric error of the planar calibration board is also put forward.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system accuracy and its capability of capturing details of complex surfaces.  相似文献   
974.
基于湍流边界层时均速度分布的脊状表面减阻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试验测得的脊状表面湍流边界层时均速度分布的分析,获得了脊状表面的减阻范围和基本规律.脊状表面理论零点及壁面摩擦速度的计算采用基于湍流边界层Spalding壁面律公式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模型板摩擦阻力计算采用基于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的方法.研究表明:脊状结构使得湍流边界层粘性底层增厚,近壁面法向速度梯度降低,过渡层与对数律区上移;V型脊状结构的无量纲宽度s+介于6至18时具有减阻效果;当s+≈12时,减阻量最大,最大值约7.7%.   相似文献   
975.
喉部结构对微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FLUENT6.1为工具,利用数值计算求解二维稳态可压缩N-S方程,模拟了喉部有无圆弧过渡以及不同的喉部曲率半径对扩张比为5.4的收缩-扩张微喷管x方向质量流速和总压力影响,进而研究了对微喷管的流量系数和推力效率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喉部有无圆弧过渡以及不同的喉部曲率半径,将会影响微喷管出口处x方向的质量流速和总压力分布,随着微喷管喉部特征雷诺数的增大,相对应微喷管最大流量和推力的微喷管喉部曲率半径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976.
基于零化相对速度偏角的变结构末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拦截问题,选取导弹和目标的相对速度矢量与导弹—目标视线之间的夹角(即相对速度偏角)作为滑模面,无须对导弹—目标相对运动学方程进行归一化,且不对弹目速度比进行限制,将有关目标运动的加速度和方位信息视为干扰量,应用变结构理论设计了一种变结构末制导律,并应用Lyapunov理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引律对目标机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77.
针对常规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缺陷,提出了带有查找表的混沌变异小生境遗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景象匹配。实验表明,该算法既较好的解决了匹配运算量大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景象匹配的速度,又克服了常规遗传算法的缺陷,提高了局部寻优能力,保持了很好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978.
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通用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归纳出通用型飞行控制系统在角速度、线加速度、大气压强、GPS信息等飞行数据采集方面的特点;在无人机的高度控制、速度控制和航向控制方面设计了舵机的控制方案,详细论述了控制信号输出;研究了计算机的控制程序,为下一步的基于单片机的半实物系统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9.
讨论了自由曲面形状误差检测方法,研究了自由曲面配准技术.采用简单的方法定义测量数据与自由曲面的中心坐标系,并使用主轴法进行预配准,为后续精确配准提供了可靠的初值,避免常规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曲面精确配准的迭代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修改目标函数以及适当选取偏差阈值,有效降低局部大误差点对配准结果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0.
大功率合成射流激励器设计及其流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新型高效的主动流动技术型式,对一种大功率合成射流激励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以期提高其作功能力和作功效率。结果表明,在激励器模型和有关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转速越大,激励器作用效果越明显;随着活塞位移增大,出口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都增加;在进行激励器设计时孔口段长度需要优化;激励器出口缝宽并不是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